安全期自测| 排卵期自测| 预产期计算昆明妈群244070813、193898792(满)
新来的妈妈报到帖:)合作、广告,请联系QQ872066119
查看: 5304|回复: 2

昆明华德福之家来玩啦,超值 [复制链接]

Rank: 1

积分
13
帖子
3
发表于 2012-4-8 07:49:06 |显示全部楼层
人智学启迪下的儿童保健工作坊

当孩子发烧时如何对症状进行正确的判断,什么样的发烧症状是良好的不用担心?什么样的发烧症状孩子是需要得到治疗的帮助?
睡眠对人意味着什么,睡眠的品质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样的影响,如何用一些简单的韵律按摩手法帮助孩子进入深度的睡眠?
日常所吃的食物对人的成长有什么样的影响,怎样给孩子合适“身、心、灵”发展的食物。


来自澳大利亚的具有深厚的人智学医学基础与中医背景的韵律按摩老师clive minton 将会带给我们两天的工作坊。工作坊里clive老师将从人智学医学的角度对孩子日常生活中比较重要的几个方面进行讲解,并对孩子身上较常见的症状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并现场展示具体的操作方法。让每个成人能更好地照顾孩子“身、心、灵”的发展,让爸爸妈妈在面对孩子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症状时更自信与从容。

上课地点:昆明华德福儿童之家、清水木华小区、木棉园18栋A

上课时间:2012年7月28、29日,上午9点~下午5点。

报名联系人:莫利蓉、陈鹏 联系电话:13987665813、15812134164

报名方式:电话、短信

活动费用:2天600元/人(含茶点、午餐)

收费方式:汇款、请保留汇款凭据签到,汇款后请电话通知,以方便我们查询。(报名以汇款为准,一旦确认后将不退费,请慎重决定)

收款人:陈鹏

账号:6222022502019037913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金实支行


温馨提示

1、为保护环境和健康,请自带水杯,室内鞋。

2、为了保证学习活动顺利进行,请您提前30分钟到达。

3、上课教室为全面禁烟课堂。

4、为保障上课质量,上课请将手机关机或调制到静音状态。

此次活动是成人学习活动,请不要把孩子带到会场。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积分
13
帖子
3
发表于 2012-4-8 20:06:55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一篇吴蓓老师在前几年翻译的文章,转贴在这里供大家参考。

--------------------------------------------------------------------------------------------------------------

华德福教育和蒙台梭利教育的比较




文:Barbara Shell,吴蓓  译



这篇文章涉及到华德福和蒙台梭利教育哲学方面的一些对比,是基于我30年的教师生涯(华德福学校和公立学校),基于我个人在蒙台梭利学校的观察,以及和蒙台梭利老师一起参加的学习班。



首先我想强调即使在同一个教育哲学体系内,由于老师个人风格和理解的不同,班级和班级之间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我主要讨论形成对比的一些领域。在这两种教育哲学中,都对儿童充满着极大的尊重和崇敬,我把关注点放在这几个方面:游戏和想象、社会性发展、玩具、结构和秩序。



华德福哲学把游戏(Play 也可翻译为玩耍)看作是幼儿的学习过程和激发想象力的过程,游戏富有生机,是老师作用于孩子的一个完整部分。老师还把讲故事和想象力溶入课程中。



蒙台梭利哲学认为,年幼的孩子还不能清楚地区分现实与想象,涉及到想象的活动应该推迟到孩子在现实中打稳了基础之后。蒙台梭利班的孩子,他们的任务和活动是具有现实性的。蒙台梭利说儿童对玩具的喜爱是一种错误,如果没有与大小、数字相联系的智力兴趣,孩子不会真正长久的对玩具感兴趣。



华德福教育认为玩具能够帮助孩子重新感受从现实中来的体验,这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越是简朴的玩具,越具有开放性,教育作用越大,因为它越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在华德福幼儿园里,有许多从桦树树干上锯下的圆木头,有海边的贝壳,有用于服装或盖房子的长条丝绸或棉布,特别是有柔软的布娃娃,他们的脸上点缀着最简单的特征,为在游戏中扮演的角色留下丰富的想象。



蒙台梭利教育中,幼儿通过操作来学习阅读和算术。每一种操作材料供有步骤的使用,最终达到一个特定的学习概念,如不能想象为城堡围墙的数棒。蒙台梭利教室是一个开放的教室,有许多孩子可以从事准备好的活动,大部分活动,孩子以自己的速度独自进行,每一位孩子在一块小毛毯上做着与别人不同的事。只有当孩子提出要求,才能得到老师的帮助。在不干扰别的孩子学习的情况下,人际交往才能发生,如老师帮助孩子去学习一项新的任务,或等着另一位孩子完成手中的学习用具。



华德福哲学强调孩子逐渐学习怎样成为一名社会中的人。孩子在社交方面的成长和我们做的任何其它事一样重要,教师要帮助孩子发展良好的社会行为,通过一起做活动,唱歌或游戏培养集体意识,在分歧中帮助孩子学会让步、合作。



蒙台梭利教室里,孩子可以随心所欲走动,一天的活动不分学习、休息或游戏,孩子分为几个混合年龄组,3至6岁、6至9岁,9至12岁,各为一组,孩子们自由选择他们的活动,以个人化的方式进行。在蒙台梭利教育中,保护儿童的选择是一个重要原则。而对艺术不太强调,艺术和音乐活动取决于教师的能力和兴趣。



相比之下,华德福教育认为孩子是在节奏中茁壮成长,如大自然中的日夜交替、四季轮回。有时候大家作为一个集体共同参加活动,有时候和小朋友一起玩,或一个人自己玩。还有做手工、画画、做面包的时候,有表演故事,做手指游戏,或者看木偶戏的时候。在孩子们的游戏和活动中,老师观察孩子的特点,设计出能让不同个性的孩子相互平衡、和谐互助的集体活动。



老师围绕四季的变化开展节日活动,来自大自然的力量结合到艺术活动中,利用故事、唱歌、儿童诗等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想象力。

在孩子的世界里他渴望节奏和秩序,华德福和蒙台梭利都认识到这点,但赋予的解释不同,两者都认为物质环境需要一种潜在的秩序,以便孩子能有安全感。蒙台梭利教育强调在现实的基础上,让孩子摆脱想象。华德福教育则利用自然的材料,如石头、贝壳、木块、手工制作的玩具、小精灵、简朴的娃娃、木头雕刻的动物等,加强孩子的想象世界。



皮尔斯(Joseph Chilton Pearce)在《奇妙的儿童》一书中写道:



“用想象的素材填满概念的缺口,忽视所有的差异,这是孩子游戏的本质。重要的原则是:表面上是游戏,实质上是学习。儿童的精神(mind)运作在概念性大脑部分(the basic conceptual brain set)而不改变它。游戏的现实就像成年人的现实,既不是世界,也不是精神大脑(mind-brain),而是这两者的结合。孩子的智力是在想象自己与世界的转化中发展起来的。这方面极其引人入胜。他的意识沉浸在想象中,现实成了游戏,对孩子而言,时间总是现在,地点总是这里,行动的总是我,他还没有能力具备成人关于想象和真实世界的观念。他只知道一个世界,他所置身的游戏就是真实的世界,他不是在生活中做游戏,而是游戏就是生活。”



皮亚杰(Jean Piaget)表示:



“对孩子来说,游戏和现实不是对立的。在这两种情况中,信以为真都是武断的,没有什么逻辑理由。孩子把自己玩的游戏看作现实,就像他把现实看作愿意和成人一起玩的游戏,我们必须承认孩子的游戏构成了一个自治的现实,而孩子对‘真正’的现实理解,他的真实感低于我们成年人。”



蒙台梭利把孩子的大脑看作像海绵一样可以吸收知识和经验。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挑战智力的任务,结果你就得到一个受过教育的孩子。



在华德福教育中没有唯智力的推动。我们活跃和丰富孩子健康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孩子自身拥有这种能力。当孩子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他的潜能就像一朵花的花瓣渐渐开放。



在华德福幼儿园,我们不追求早熟的“学习之花”,这种“花”也许被许多人赏识。我们宁可放弃这种快速的满足,而关注孩子最大的利益,保护他的童年,我们期待孩子们将来成长为健康完整的人。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积分
13
帖子
3
发表于 2012-4-8 20:09:15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昨天看到这篇文章,心中涌起一翻感动,然后花了些时间来消化消化,就迫不及待的想发过来给妈妈们看看。
-----------------------------------------------------------把孩子的成长转向内在

       建构自我是指孩子听从内在的声音,通过内在的指引,按照大自然设定的人的成长法则不断地进行工作、不断地与周围人群和社会互动,从中发展和形成的属于某个个体的独特的自我,包括这个自我的独一无二的身体状况、情绪起伏、感知觉的能力、心理活动和心理空间、认知水平、精神层面所属空间等。这个自我是有别于他人的,是完完全全属于他自己的,不受别人控制,不控制别人,自由自在的存在的个体。
    几个月大的婴儿往嘴里送手指时和其它物品时,他通过口腔吸吮的方式来认识不同的物品,同时通过嘴把手的功能唤醒,我们说他在建构自我;不到两岁的孩子见了台阶就着迷似的上上下下,他处在空间的敏感期,他要训练腿的能力,我们说他在建构自我;四岁多的小姑娘非得自己挑衣服,而且一定要穿那件拖地长裙,认定自己是白雪公主,这是她在身份确认敏感期,我们说她在建构自我等等。如果都这样一一列出,许多新了解这一教育理念的妈妈们又懵了,到底有没有简易明了的方法可以把握如何建构自我呀?

建构自我的重要法则——把孩子成长的注意力引向内在!
     蒙台梭利说:人的内在存有一个精神胚胎,孩子出生之后带有自然赋予的内在的成长法则。不出意外,身体上的成熟是确定的,只是精神上是否成熟就未必了。精神胚胎走向成熟,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自我的成熟。自我的成熟取决于我们是否经常依从内在声音的指引,与之保持深度连结,让自我遵循内在的自然法则,通过与社会一点一点的互动,从冲突、接纳、包融、开放、超越,最终走向完全成熟。只有深度滋养内在这个自我,才能达到身心合一,让自我与身体同时成长,从而建构出健康的成熟的人!
我们可以确定:六岁以前的孩子,只要保护得当,是随时可以与内在的自我保持连结的,能够听得到他内在发出的声音的,随时按照内在的指引进行工作(蒙氏里称孩子的有益的活动为工作),我们就说这个孩子在建构自我。但是,诸位成人,我们当中有谁敢说自己与内在随时随地地保持连结?但原来我们是会的呀,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失去与内在连结的能力的呢?是什么使得我们现在重新走向成长时,却总是无法把心灵成长的注意力放在内在呢?
    回溯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经历,就发现,我们的长辈养育我们时,不断地用外在的标准刺激我们,我们也习惯了把成长的注意力与外在的目标联系,对自己内在世界的关注几乎是空白。比如,大人总是说:我同事的孩子可可比你还小半年呢,唐诗都能背十几首了,你还不会讲话;你看你,表妹比你学琴的时间短,你怎么还不如她弹得好;隔壁优优考了一百分,你怎么才考98分,好好向人家学习。刚刚听到这些话时,孩子痛苦吗?痛苦得要死,恨不得钻个地洞没了,恨不得自己就是妈妈同事的孩子可可,恨不得自己就是表妹,恨不得自己就是隔壁的优优!总之,恨不得不做自己,就做别人,做了别人,就能得到大人的称赞!其实可可家、表妹家、优优家的情况呢,好不到哪去,她们也做不成自己,也被自己的父母要求着和其他更乖的孩子比较!嗨,怎一个混乱了得!
    慢慢地心麻木了,习惯不做自己了,但不做自己是一件很不自在的事,于是通过物质的拥有让自己的心自在点。结果车有了,房子也有了,老婆孩子都有了,衣食完全无忧了,却没来由地感到累、压抑、烦、空虚,莫名奇妙地想发火,怎么也搞不明白自己到底要什么。哦,那是我们的自我太久太久没得到滋养,是她在心灵深处哀哀而鸣:我在这儿呢,快来看看我吧,快来听听我说话吧,你不理我太久太久了,我太寂寞了,我才是你的主人~,呜呜呜。
    是的,大部分人通常会在某一天,怎么活都觉得累的时候,猛然惊醒,觉得不能再这样过,于是为了找到那个迷失的自我,参加各类心灵成长工作坊,通过各种成长课程,学习与自己的内在慢慢连结,把自己的内在一点一点地唤醒。
    没有觉醒的成人仍会用自己从长辈身上习得的教养方式来养育下一代。我们来详细看看被这样养育大的孩子,具体遇到怎样的情况。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使用条款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妈妈网 - 妈妈论坛 - 妈妈说 - 儿歌 - 动画片
© 2007-2012 MAMACN.COM 昆明妈妈网版权所有 技术Discuz! 粤ICP备08026690号
回顶部